国家艺术基金2019年度音乐剧编剧人才培养项目,是由中国戏剧文学学会与江西九江学院联合承办,2019年5月25日,来自全国各地的45名学员,一起到九江武宁县的东山村采风,东山村是九江学院的精准扶贫村,一路上扶贫干部给我们讲了很多感人,且包含人文情怀的故事。当我们还在思考如何把这些古今故事用文学和艺术的方式讲给更多人听,第二日迎来了江西省文化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剧作家任永新老师给我们带来《怎样讲好中国故事》一课,这真是及时应令,非常难得。任老师很谦虚的与我们分享了他多年的创作经验。
首先,任永新老师借鉴“人类学家”视角,讲解了决定人类未来的十类人。其中通过生动故事和大家沟通并予以激励的“讲故事的人”,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一类人。而编剧就是“讲故事的人”。作为中国青年一代的编剧,要知道怎样讲好中国故事,讲好中国历史与人民生活,讲好中华民族精神与时代潮流,这是我们的历史使命也是时代课题。
其次,任永新老师从四个视域来讲解“怎样讲好中国故事”。
第一视域:理论视域
一、讲好中国故事要始终坚持弘扬中华民族的价值取向和精神追求。因为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文化最本质、最集中的体现,是民族生活方式、理想信仰、价值观念的文化浓缩。在五千多年的发展历史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奋斗、爱好和平、以人为本、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在于它的文化理想和道德理想,在于它的大同思想与集体主义,在于它的务实性与“此岸性”,(与彼岸性相对,“此岸性”指可认识的部分,即事物的现象;)在于它的自强不息与“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精神
二、讲好中国故事要始终聚焦于“中国人”典型形象的塑造。中国故事的主体是中国民众,是一个个具体的人,有血有肉,有情感,有爱恨,有梦想,也有内心的冲突和挣扎。塑造典型形象的“中国人”万不能以自己的感受去挥洒笔墨。要考虑当下中国在世界上的变化和中国的内部变化的时代背景,能否讲好中国故事,对编剧或作家们是一个巨大挑战。因此,在这样的挑战和机遇面前,作家要探索和寻找最为合适的立场、观念与写作方式讲述中国故事。任永新老师特别强调:始终站在当代历史的主体——最广大民众的立场上,可以为作家打开更为开阔的视野。
三、讲好中国故事要始终以崇敬之心塑造英雄形象。祖国是人民最坚实的依靠,英雄是民族最闪亮的坐标。歌唱祖国、礼赞英雄从来都是文艺创作的永恒主题,也是最动人的篇章。
四、讲好中国故事要始终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厚土壤。书写更为全息的中华文化面貌和精神,增强文化自信。因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又是一种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五、讲好中国故事要始终遵循中华民族的美学精神和审美原则。讲好中国故事要体现中国气派、中华韵味的个性。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绵延发展,虽饱受挫折,却能浴火重生,这都离不开中华文化的有力支撑。中华文化是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内心深处的自信和自豪。
任老师对中华美学精神进行了如下总结:
托物言志,寓理于情
言简意赅,凝练节制
形神兼备,意境深远
知、情、意、行相统一
天人合一,和谐包容
出世入世,人间情怀
营造意象,诗性写意
六、讲好中国故事要始终追寻人类文明的前进方向。讲好中国故事要讲清楚中国历史、中华文化和中国国情。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中国历史和中国国情要植根于中华文化的沃土,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社会时代发展的要求。
第二视域:比较文化学视域
任老师讲到,编剧讲述中国故事,是以文艺的形式凝聚中国人丰富而独特的经验与情感,描述中华民族在一个新时代最深刻的记忆,并想象与创造一个新的世界与未来。他还说:中国故事应该是一种新的宏观视野;中国故事应该是中国立场,中国故事应该是中国人(尤其是现代以来的中国人)独特的生活经验与内心情感。
第三视域:接受学视域
在第三视域中,任老师说“讲故事”要具有科学性原则。并且以我们所熟知(SMART)原则(这种原则在管理目标中有利于员工更加明确高效地工作,是管理者对员工科学化、规范化的考核指标。S=Specific具体的、M=Measurable衡量的、A=Attainable达到的、R=Relevant相关性、T=Time-bound截止期限)为例。任老师为我们总结了“讲故事”的五项原则:具体化、适度化、感情化、有效性、时效性。第一具体化,是指要有一个真实的故事,而不是假的、空的故事。它不是建立在概念、说教、理论的基础上,不是只喊口号,拼激进,讲过头话的故事。而是要接地气、通人心、有生命力的故事。第二适度化,是指讲故事不能走极端。过分的悲情诉求、激烈的态度表达都不是讲故事的好方法。第三感情化,是指一定要讲出真情实感,但同时也要考虑让听者喜悦、开心、警觉、思考。如果是敌人,愤怒之情理所应当,如果是需要说服的对象,平易近人更有效果。第四有效性,是指我们是带着目的讲故事。这种有效性是在中国国情下解决我们面临的问题,找到有效的答案。而不是我们自辩和自我防御的答案。第五是时效性。人类的特性是憧憬未来、期待变化,因此,产生新意、变化和未来前景的沟通与交流都是有效的、有价值的。
第四视域:技术视域
任老师基于问题解决的方式为我们打开编剧的思路,交给我们一条故事发展的主线:目标——阻碍——努力——结果——意外——转弯——结局。
问题一:主人公的“目的”是什么?
问题二:他的“阻碍”是什么?
问题三:他如何“努力”?
问题四:“结果”如何?(通常不是好结果)
问题五:努力无效,有超越努力的“意外”可以改变这一切吗?
问题六:意外发生,情节如何“转弯”?
问题七:最后的“结局”是什么?
任老师按照问题式故事发展的思路,给我们讲了两个案例,《妈妈咪呀》和《摔跤吧,爸爸》。
例如《摔跤吧,爸爸》
一、珀尕是个摔跤运动员,立志要拿金牌为国争光。
二、但他不得不为生活离开了赛场。
三、结婚后,他希望妻子达亚卡给他生个儿子,实现他的梦想。
四、但达亚卡接连给他生了四个女儿。
五、有一天,大女儿吉塔、二女儿巴比塔把同村的两个小子痛殴了一顿,珀尕灵光一现,觉得女儿也能练摔跤、拿金牌。
六、但珀尕困难重重:村人耻笑、女运动员没有参赛资格、没有赞助、体育官员腐败、女儿的反叛……
七、但珀尕没有放弃,一直在寻找最后两秒钟的机会。
最后:作品赏析
任老师带着我们欣赏了他的戏剧和戏曲作品,并讲到了歌词要接地气。什么是接地气呢?任老师认为无论你的词语多么对仗和华丽,都必须接地气通人情,尽量用观众能够理解的语言,用观众接受的语言,中国故事要用中国话来讲。例如有一句词“忽闻柴门响,师娘送新菱”,一种动态的,有情义的句子,简单易懂,观众们印象就会很深刻。
结束语
习近平总书记说“我们有本事做好中国的事情,还没有本事讲好中国的故事?我们有这个信心!”今天,任老师从四个視域阐述了创作的价值取向和精神追求,以及创作方向。从如何聚焦于“中国人”典型形象的塑造;如何在世界变化和中国内部变化中去探索;如何以崇敬之心塑造英雄,真诚礼赞;如何挖掘和创作现实题材等六方解析,最后落实到怎样讲好中国故事?他从一种宏观的视野强调创作者的历史责任、时代特征、创作立场等,真诚的书写生活,表达生活,创新生活!
这节课让我们受益匪浅,收获颇多。创作之路漫长而孤独,没有捷径可走。只有坚持不懈的学习和深入生活,提炼和感悟生活,才能写出有血有肉的作品。非常庆幸我们赶上最好的时代,能够接受最好的教育。今天,我们怀着对戏剧的憧憬和感恩聆听前辈们的经验,我们将把自己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倾注于作品之中,争取在最好的时代写出最好的中国故事
结课人:国家艺术基金2019音乐剧编剧人才培养学员 张庆华 王旭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