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艺术基金2019年度“音乐剧编剧人才培养项目”第14堂课——台湾戏剧学者、声音设计师谢又耘老师,与一众初心不改的戏剧人,度过了一个思维活跃、精神充实的六一儿童节。谢老师的课堂风格“轻松”、“随和”、“谦虚幽默”、“互动性强”、“善于启发”,教学上走出了中西合并、东西碰撞式线路。
01
关于剧本
【剧本分析方法】
·学会提出问题:针对故事文本本身,从提问开始思考。以观众的视角来审视剧本创作,提出更为详细的问题来分析剧本,避免用抽象、笼统、单一词汇来形容,如:“太有趣了”,而是“有趣在哪里”?
·传统剧本分析方法:深入对剧本本身的分析,而不是做任何形式的背景研究(历史背景、社会政治等)。
·用亚里士多德展开剧本理论分析:
故事与情节的关系/差别:
·线性结构:
开端——触发事件——上升戏剧行动——危机——高潮——下降戏剧行动——解决
弗雷塔格金字塔(现代化)
【戏剧中的角色类型】
·只有一个特质的平面角色;
·自带矛盾属性的立体角色;
·强调人物在戏剧事件中体现出变化的角色;
·自始自终都不改变性格的角色;
而要将这样的一群人排列组合在一起,发生碰撞,火花四射,就需要剧作家们极为细致的刻画和描述来突出他们的个性特征。
【戏剧史学】
对有历史背景的戏剧事件可从四个角度开展:
包含社会环境的世界;艺术遗产;一切承担戏剧演出工作的人;戏剧评论;
02
舞台呈现
1
【“戏剧舞台的星球”】
作为编剧,我们很容易把关注的重心放在情节发展上,而忘记了剧本在舞台上将会呈现怎样的世界?用什么样的手法呈现?
运用Elinor Fuchs提出建舞台世界的方法——“探访你的小星球”。
如果戏剧舞台空间是一个星球,我们应当假设所有看到的一切都不是偶然发生的,而是具体真实的。然后需要我们不带有任何先入为主的观念,而是用未知的心情对星球上的一切情境进行探究。
2
【活动】
谢老师的课程不仅理论知识体系完整,还非常注重 “启发式”,“互动式”教学。通过观看的两个剧目《DEAR EVAN HANSEN致埃文汉森》和《HAMILTON汉密尔顿》的片段,与我们讨论并思考剧中的舞台世界:
·《致埃文汉森》:
试着用线性结构中的元素分析戏剧片段;
以角色身份完成具备各自语言风格的“自我陈述”;
·《汉密尔顿》:
讨论这个“星球”的呈现哪些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03
关于音乐
【音乐剧中歌曲类型】
按歌曲功能分类可分为:
“我是谁”
“我要什么”
“重复出现的歌曲”
“情绪高点歌曲”
从情节角度分类可分为:
“说明性歌曲”
“冲突型歌曲”
“叙事性歌曲”
“总结性歌曲”
04
关于声音
【剧本即蓝图】
剧本写作完成后并不是一个完整的作品,需要最终将其呈现在舞台上。在读剧本时可分为几次,分别从“欣赏者”,“导演”,“设计师”的角度思考可以展开哪些创造。
【声音对观众影响】
·生理上的影响;
·心理上的影响;
·影响认知;
·行为上的影响;
【声音设计最终的目的】
为了让舞台行动更加充实具体。
今天的课程内容不仅仅针对“声音设计”这一点进行开掘,也是对于创作和舞台工作各个方面的散射。无论是舞台美术,灯光,或者声音设计,都不应该是割裂的,应该具有导演思维,深入理解思考剧本。谢老师视听丰富,内容详实的课程,包含着他对于戏剧史学和戏剧实践多年的积累。正是我们向世界优秀音乐剧创作学习借鉴的方法。了解谢老师是通过《飞跃疯人院》,他作为声音设计,另外还有《安魂曲》、《兰波》等在演剧目。
今天的课程需要我们用更久的时间,在创作的每个阶段去回顾,带着问题思考。再次感谢戏剧文学学会和谢老师让我们有机会完成了一场受用终身的“星球”探索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