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6月6日,国家艺术基金2019年资助项目“音乐剧编剧人才培养计划”系列课程,我们非常荣幸的邀请到了:中央音乐学院作曲博士,亚洲爱乐乐团驻团作曲家,罗马尼亚欧亚艺术研究院特聘研究员--宝玉老师。宝玉老师此次授课的题目是《后现代主义语境下的舞台剧创作实践》――从他律的戏剧文本到自律的音乐呈现。宝玉老师上课风趣幽默,语言简单打动人心,从多个方面向大家阐述了后现代音乐剧的音乐与创作实践。宝玉老师以喷泉和水压的关系引出了我们今天的课程。从自己创作的态度、经验和方法;从复合型人才、感性与理性和艺术核心架构,讲解一个艺术工作者应有的关于对美的理解和追求,以及对未知领域的探索和挖掘。
宝玉老师说艺术从1945年二战以后,就已经进入了后现代主义。如果以前是浪漫主义,现在就是新浪漫主义。因此,当下我们应该在后现代主义的语境下讨论舞台剧文本和音乐的创作。
一:他律论与自律论
首先,戏剧是为人服务的。何为自律何为他律 :他律论是与自律论相对而言的,二者在音乐本质认识上持截然相反的观点。他律论看重音乐的内容,强调音乐的内容美,也就是说他律论者提倡“情感论”,认为只有把这些精神性的内容注入到音乐中,并使其表达出情感的因素,才是真正的音乐艺术美。他律论认为音乐的规律和法则并不是靠音乐自身去维系和制约的,它还要受到外来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即情感,从这个意义上讲,音乐是他律的。
二:何为好的作品?
音乐家勋伯格曾说:“经得住推敲的作品未必是好作品,但好作品一定经得住推敲,一部好的艺术作品要突破理论的框架,一个人在创作的过程中进入失控的状态。最好是能在创作上进入失控忘我的状态,这是创作者的福音。”当你听到音乐美,那就表现了美,如果你听到的音乐不美,那就是不美。音乐对人的感受,是非常直观的。正所谓“唯乐而不伪”。不要去相信别人的解读,用自己的耳朵听,你听到的是什么,它就是什么。这个世界的声音,不全是赞美。还有很多邪恶的东西,都需要用艺术的手法来表现,而你听到的美的东西,并不一定非要听懂。这里打个比方:鸟儿的叫声美不美?但是你根本就听不懂,但是这里也觉得美。因为美的作品会让你觉得从心底而来,与你的感觉一致。
三:艺术创作的偶然性
歌剧是什么艺术?歌剧是作曲家的艺术。宝玉老师非常强调音乐的重要性。音乐剧编剧一定要懂音乐,一切的音乐剧,都是音乐的节奏。如果你不懂音乐,你就构不成你作品的结构,等同于盲人摸象。而艺术创作是具有偶然性的,是超越了自己的思维,是真正艺术本身的东西。人类最高的归宿,是灵魂的归宿。
一个好的戏剧,不管人物多么漂亮,音乐多么好,结构逻辑多么正确,但最重要的是价值观正确,具有普世性,符合人性的价值观。这一点上中西方的戏剧是有差异的。难道这个世界上我们最大的志向不就是人最基本的,成为一个正直善良,重情重义的人吗?(此处掌声响起)作为常人,一定要理性的看待自己的能力,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为自己做成一件事,反而更能体现出自己的价值。你的内心才是大千世界。
宝玉老师通过分享了他创作的芭蕾舞剧《敦煌往事》、音乐剧《湖光山色》、音乐剧《珠郎娘美》的音乐和剧本,详细的分解了作品创作的出发点、构架、人物、人性、调性、风格、画面、音乐气质、剧诗。提出了反思与共鸣、丑恶与赞美、物质与精神、正确价值观的、深邃与简单等创作思考。对于“听的美和听的懂”两个方面,要集中服务于传递作品内在力量的价值。他还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复仇并不强大,原谅与宽恕,才是一个人最强大的地方。宝玉老师相信人都是善良的,没有恶人,都是由于各种原因,做了恶。
四:艺术家的情理考量
宝玉老师强调了感性与理性的平衡问题。1. 感性:简单说是格调,之所以能打动我们,是因为我们在读一个句子的时候并不是因为句子复杂,而是读者的人心复杂。格调高了,再简单的故事,也能打动人心。所以最好是简单的表达深层的道理。2. 理性:在创作的过程中,情和理都要同时存在。宝玉老师强调:所有伟大的艺术家的感性和理性都是相互存在的,并且达到了一个近乎完美的平衡。而过分的理性或感性,就很难在艺术创作中找到平衡,作品也就不容易跟观众产生共鸣。
宝玉老师讲课幽默亲切,用形象的比喻让大家理解他的作曲方法和创作理念,以及如何完成音乐剧剧本的编创。听宝玉老师的音乐,你能感受到乐器之间的对话、时而舒缓平稳、时而俏皮缠绵、时而紧张爆发,时而气势恢宏。让我们穿越时空走进了一个神秘浩瀚的音响宇宙。宝玉老师提出在音乐结构、旋律和和声上去思考剧本是很重要的,我们要学会分析剧本与音乐之间相辅相成关系。
最后,感谢宝玉老师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不管是大师还是学习者,在这条路上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要有正确的普世价值观,符合人性的价值观,不管是艺术还是生活,都应该正直善良,做一个重情重义的人,做一部重情重义的戏!感谢中国戏剧文学学会申办的音乐剧编剧人才培养项目。我们会脚踏实地,坚定信心,带着各位老师的期愿为中国音乐剧的发展而努力奋斗!